忍者ブログ
フォトショップ ,中國古詩詞。
| Home | About | | | | 音画 | 收藏 | 文章 | 音楽 | Other |
[219]  [218]  [217]  [216]  [215]  [214]  [213]  [212]  [211]  [210]  [209



音乐:金鹧鸪

【忆王孙】中华新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憶王孫】塡詞:一地清愁

(其一)
小橋河畔柳絲彎,密密柔情君未拈。
從此春朝怕倚欄,那一年,唯恨東風不解緣。

(其二)
花開時候請君憐,莫使東風吹又寒。
從此春宵帶夢眠,那一年,心上銀輪不再圓。






《忆王孙》中的第三句,如果不押韵,以仄声断句的话,稍作停顿,音律会更美。
词中凡有两仄字相邻时,最好用不用两三声或两四声。三四,或四三。






PR
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
name
title
color
mail
URL
comment
password   Vodafone絵文字 i-mode絵文字 Ezweb絵文字
無題
欣賞佳作

 憶王孫二首、清愁さんらしい美しい詞ですね。
 不解緣、不再圓。
 不字の使い方、勉強になります。

>《忆王孙》中的第三句,如果不押韵,以仄声断句的话,稍作停顿,音律会更美。

 元人白樸がそのように詠んでいますね。

 瑤階月色晃疏欞。  銀燭秋光冷畫屏。  消遣此時此夜景。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仄仄上(協)
 步閒庭。  苔浸淩波羅襪冷。
 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上(協)

 ただ、景も冷も、仄声は仄声でも上声。
 曲では、上声と平声の通用をよく見かけますので
 第三句を仄声にする音律の効果を白樸がどこまで意識していたのかは疑問です。
 
 私は、
 第三句だけを去声にし、末句は平声 にしてもよいように思いますが
 一地清愁さんはどうお考えですか。
獅子鮟鱇 URL 2015/11/21(Sat)11:40:42 edit
Re:無題
谢谢先生。元人这首忆王孙,平仄通押,情调有些激昂。与原来的忆王孙有些差异。

句句平韵,声调很缠绵,也许古人唱曲时,就需要这样的绵延不断的情调。

现代人,只能读词了,便觉得第三句,仄声更好。

如果有很多的人,将第三句换成仄声,就可定词牌了。
2015/11/22 07:59
無題
图是旧纸风格,更喜欢有人物的图。
词真是轻盈,如柳絮落花。读来好像珍珠落地,清脆。
"那一年",三字,看似单纯,真的很让人动心。。

末句的"唯恨东风不解缘","心上银蟾不再圆"。真的很感动,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把情深二字描绘得如此真切。

呵呵,清愁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有关无关,读词便知晓,情真既有关。确实与我无关,因为我写不出这样的"情真"来。
小雪 2015/11/21(Sat)19:31:43 edit
Re:無題
没有人物的图,只能作一张。

情,是看不见的,用看得见的-物或景-来描写,就有了实感。
小桥,河畔,柳丝,东风,落花,阑干,银蟾,都是看得见的意象。
用这些意象词,叙事,抒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里只用了九个意象词,没有动词。但是断肠情调。

呵呵,怕被笑话,便又被笑话了。
2015/11/22 07:57
無題
意象词,那么这些意象词是构成诗词的基本了。由意象词造出意境。
谢谢清愁,以后读诗词时,就会有意识地找出意象词来品读了。
小雪 2015/11/23(Mon)10:09:11 edit
Re:無題
我也在慢慢地学习。以后有好的教材,一定拿来分享。
2015/11/23 19:01
プロフィール
HN:
一地淸愁
性別:
女性
趣味:
中国古诗词, photoshop
自己紹介:

半壁花陰,满天凉月,一地清愁。








カレンダー
04 2025/05 06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フリーエリア
黄绿色风格图的背景色#f2f0dc。 紫色风格图的背景色#efecf4。 阴影色#847388。
バーコード
ブログ内検索
P R
Powered by Ninja Blog Template by CHELLCY / 忍者ブログ /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