フォトショップ ,中國古詩詞。
元曲【沉醉东风】中华新韵 [仄][平]仄平平仄[上](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去](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上去平(韵),仄去[平]平平去上(韵)。 注1:一二句须对仗。七字句须用上三下四句法。 注2:曲可以在句前句中,加入衬字。 衬字不受音韵,句式的限制。加衬字可使语言更生动。 未加衬字: 怎敌这一时骤冷,哪堪他遍地残红。 怨岁华,如花命,恨笔尖、似入愁城。 写不得心底至情,画不出一人瘦影。 |
元曲【沉醉东风】填曲:一地清愁 怎敌这一时的骤冷, 哪堪他遍地的残红。 怨岁华,如花命,恨笔尖、似入了愁城。 写不得那心底的至情,画不出那一人的瘦影。 注:茶色字为衬字。 --------------------------------- --------------------------------- 元曲【沉醉東風】塡曲:一地清愁 怎敵這一時的驟冷,哪堪他遍地的殘紅。 怨歲華,如花命,恨筆尖、似入了愁城。 寫不得那心底的至情,畫不出那一人的瘦影。 注:茶色字為襯字。 |
PR
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
無題
周末好。图好漂亮,红色的香袋很是夺目。图上的影子,真好看。
图的总体的色彩配得好。
元曲,第一次读清愁的元曲。我平时,很少读元曲。记得住的就是那一首,
枯木老树昏鸦。
曲的句式很有特征,3+4。
曲有衬字,还真是初次。很有意思。没有衬字和有衬字的对比着读,
有衬字的很柔和,有些京剧唱白的味道。也觉得“嗲声嗲气”的。娇媚。
“怎敌这一时的骤冷,哪堪他遍地的残红”。“怎敌这”,“哪堪他”,
这个就不像是诗词用语。
“写不得那心底的至情,画不出那一人的瘦影”。柔美的句子。
清愁把衬字标出来了,不标出来的话,怎么分辨衬字呢?
我想改名字,改成“梦蝶”,“烟雨”,“梦窗”,哪个好听?
图的总体的色彩配得好。
元曲,第一次读清愁的元曲。我平时,很少读元曲。记得住的就是那一首,
枯木老树昏鸦。
曲的句式很有特征,3+4。
曲有衬字,还真是初次。很有意思。没有衬字和有衬字的对比着读,
有衬字的很柔和,有些京剧唱白的味道。也觉得“嗲声嗲气”的。娇媚。
“怎敌这一时的骤冷,哪堪他遍地的残红”。“怎敌这”,“哪堪他”,
这个就不像是诗词用语。
“写不得那心底的至情,画不出那一人的瘦影”。柔美的句子。
清愁把衬字标出来了,不标出来的话,怎么分辨衬字呢?
我想改名字,改成“梦蝶”,“烟雨”,“梦窗”,哪个好听?
Re:無題
周末好。红色的香袋,在我的花瓣网里,小雪喜欢就去找。
曲的味道很特别,看红楼梦,西厢记的书,就能体会出曲的味道来。句式多用,3+2+3。
而诗词的句式,多是2+2+3。词里,偶尔也有3+2+3这样的句式,但是味道不一样。我说不清。
衬字,多是虚字,不放在主要音节上,这是区别衬字的方法。但衬字,有时多到超过了原曲的字数。
这时候,是无法分辨原字和衬字的。
换名字吗?我觉得-烟雨-好听,朦胧的,清淡的。
曲的味道很特别,看红楼梦,西厢记的书,就能体会出曲的味道来。句式多用,3+2+3。
而诗词的句式,多是2+2+3。词里,偶尔也有3+2+3这样的句式,但是味道不一样。我说不清。
衬字,多是虚字,不放在主要音节上,这是区别衬字的方法。但衬字,有时多到超过了原曲的字数。
这时候,是无法分辨原字和衬字的。
换名字吗?我觉得-烟雨-好听,朦胧的,清淡的。
無題
欣賞佳作
元曲、私も詠んではいますが
襯字は使えません。
>加衬字可使语言更生动
そうなのでしょうね。
清愁さんの曲を拝読し、中国語を母語とできなかったわが身が悲しいです。
中国のテレビドラマの主題歌
元曲の流れをくんでいるように思えます。
平仄はともかく
押韻は平仄をまたがって自在。
詞までは古典
曲から現代・・・
そんなことも愚考します。
元曲、私も詠んではいますが
襯字は使えません。
>加衬字可使语言更生动
そうなのでしょうね。
清愁さんの曲を拝読し、中国語を母語とできなかったわが身が悲しいです。
中国のテレビドラマの主題歌
元曲の流れをくんでいるように思えます。
平仄はともかく
押韻は平仄をまたがって自在。
詞までは古典
曲から現代・・・
そんなことも愚考します。
Re:無題
谢谢先生。我是第一次填元曲。加衬字很有意思,语气更接近口语。还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酸酸味-。
[懒画眉]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
很多句式是三字起头,加入衬字,这些都是诗和词,所没有的。别是一番味道。
有人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词味。
而,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是曲味。
词和曲之间微妙的不同,不能言传,只能意会。对中国人来说,也很难的。
电视剧里面的主题歌,京剧等,都是平仄通押,其实,唱在旋律里,平仄有时很难分辨了。
比如京剧中的唱段,
-苏三离了洞洪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
这里的-惨-是三声,但是唱出来,就听成了二声了。
[懒画眉]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
很多句式是三字起头,加入衬字,这些都是诗和词,所没有的。别是一番味道。
有人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词味。
而,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是曲味。
词和曲之间微妙的不同,不能言传,只能意会。对中国人来说,也很难的。
电视剧里面的主题歌,京剧等,都是平仄通押,其实,唱在旋律里,平仄有时很难分辨了。
比如京剧中的唱段,
-苏三离了洞洪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
这里的-惨-是三声,但是唱出来,就听成了二声了。
Re:無題
謝謝青蘇。
問候青蘇。歡迎來訪。
プロフィール
HN:
一地淸愁
性別:
女性
趣味:
中国古诗词, photoshop
自己紹介:
半壁花陰,满天凉月,一地清愁。
リンク
カレンダー
フリーエリア
最新コメント
[05/06 Sergiozed]
[05/06 DavidDiuby]
[05/04 Eldonbrirl]
[05/04 Williamret]
[04/04 BrockBooli]
[04/01 Richardarelm]
[03/31 Jeffreynal]
[03/21 KevinRef]
[03/20 KevinRef]
[03/14 獅子鮟鱇]
最新記事
(04/28)
(04/23)
(04/15)
(03/02)
(02/21)
(02/21)
(02/18)
(01/04)
(01/01)
(12/29)
(12/27)
(12/23)
(12/21)
(12/17)
(12/09)
(12/09)
(12/06)
(12/03)
(11/12)
(11/08)
(10/27)
(10/21)
(10/19)
(10/15)
(10/15)
ブログ内検索
アーカイブ
P R